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我縣堅持以“扶智、扶志”為中心, 緊緊圍繞“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任務,聚焦特困學生、特殊學生、特困地區(qū),因人因材因地精準施策,讓每一名貧困學生“能上學”和“上好學”,確保他們在成才的路上一個不掉隊。
3.7萬余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币恢币詠?,我縣把貧困學生資助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斷健全學前教育到大學階段貧困學生資助體系。針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建立了部門、鄉(xiāng)鎮(zhèn)、學校三級聯(lián)動機制,實施了學生申請、學校初審與公示、部門聯(lián)合識別與認定、學校資助、鄉(xiāng)鎮(zhèn)核對查漏、遺漏補資助的“精準資助六步工作法”,確保了全縣3.7萬余名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
脫貧攻堅以來,我縣發(fā)放貧困學生資助資金3.2億元,常年資助學生3.7萬余名;發(fā)放生源地助學貸款2.2億元,惠及學生30188人次,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從2015年起將每年8月定為“貧困學生幫扶月”,整合部門及社會團體資金近3363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新生8190人。
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必須確保特困學生受教育一個不掉隊。為此,我縣率先在全市開展差異化資助試點,3年來對享受國家普惠資助政策后仍不能順利完成學業(yè)的3615名特困生實施差異化資助。譚常清同學就是受資助的特困生之一。
譚常清是蔈草鄉(xiāng)豐樂村人,母親患有先天疾病,生活無法自理,家里的收入僅靠父親在外務工維持,但父親因一次意外事故,導致勞動力喪失,因此,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沒有了,譚常清的學習之路也差點終止。
因為教育扶貧差異化資助的實施,所以,在2015年,譚常清在免去學費、住宿費的情況下,順利就讀了職教中心學習機電維修,同時,他還享受每學期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如今,譚常青已順利完成了學業(yè) 。
實現(xiàn)殘疾少兒受教育全覆蓋
近日,渠馬小學校長李斌像往常一樣,帶著20余名教職員工先后來到惠龍村、大良村、柴林村,開展“送教上門”工作,讓特殊學生在家也能接受教育。
面對這些有智力障礙的特殊孩子,盡管沒有言語,但老師們通過表情和肢體去和這群孩子溝通,讓他們享受到和其他在校學生的教育待遇。與在校學生學習方式不同的是,送教的老師通常采用繪畫、唱歌等方式,讓孩子通過這樣一種輕松的學習方式去吸收知識。
自2016年來,我縣開展“送教上門”活動到現(xiàn)在,全縣80余所中小學校每周一次的“送教上門”活動已成為常態(tài)。
據介紹,我縣針對全縣1248名適齡特殊兒童,成立特殊教育指導和資源中心,采取特教學校入學、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相結合方式,多措并舉,做到師資、教學、管理、保障“四落實”,確保每一名適齡特殊兒童都能接受教育。
其中,針對不能隨班就讀的232多名殘疾學生,我縣實行“三定一檔”管理辦法,根據殘疾學生的情況,為他們定老師、定教育目標、定教學內容,對殘疾學生開展生活自理教育、社會實用能力教育和提高未來生活質量必備的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并落實“一人一案”,確保殘疾兒童每周能接受一次“一對一”的送教上門教學輔導和康復訓練指導,還對送教上門的殘疾兒童發(fā)放定額臨時救助金1000元。
截至目前,全縣80余所中小學校為未在校殘疾兒童送教上門,每周上門開展“一對一”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教育,每次施教不少于2課時,累計送教6000多人次,實現(xiàn)了殘疾少兒受教育“全覆蓋”。
6768名教師幫扶9206戶貧困戶
近日,海峽小學組織幾名老師,來到龍洞鎮(zhèn)龍洞小學教學點開展結隊幫扶送教活動。
音樂課上,送教老師們?yōu)橥瑢W們送去了葫蘆絲;美術課上,送教老師們帶領同學們用收集來的塑料瓶,做成姿態(tài)不一的花瓶;體育課上,送教老師們身體力行與學生一起練習向前翻滾,惹得學生們哈哈大笑。
幾節(jié)課下來,送教老師憑借扎實的教學功底、巧妙的教學方法,為龍洞小學教學點的學生和老師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課。課后,老師之間就教學方式、教學心得體會進行了交流。
龍洞小學教學點結對幫扶送教活動僅是我縣開展教育結對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我縣組織6748名教職工結對幫扶9206戶有子女就讀的貧困戶,通過“貧困學生家訪日”活動,為貧困戶學生輔導學業(yè),并采取“廣宣傳、勤走訪、贈物資、幫就業(yè)、助銷農特產品”等措施,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三年來,為貧困家庭助銷農特產品20余種,價值100余萬元,為貧困學生捐資72.5萬元。
為實現(xiàn)特困地區(qū)優(yōu)質教育資源互通共享,提升貧困地區(qū)辦學水平,我縣組建貧困山區(qū)學校與縣域內名校結對發(fā)展的教育聯(lián)盟。組織農壩小學等多所學校建立質量提升、特色發(fā)展、家校共育等16個教育聯(lián)盟,抱團發(fā)展,捆綁考核,通過城鄉(xiāng)學校結對開展課程改革、教師培訓、特色建設等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了貧困山區(qū)學校管理水平、師資素養(yǎng)、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同時,為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發(fā)展,我縣還加快貧困地區(qū)學校和城區(qū)學校遠程互動課堂的同步建設。目前,已建成初三中、青龍小學、泥溪小學、協(xié)合村校等22個“遠程互動課堂”,錄播教室3個,全面開展語文、數(shù)學、英語、音樂、美術、班隊活動、教研等遠程互動課題,實現(xiàn)城區(qū)優(yōu)質資源與深度貧困地區(qū)學校共享。
此外,我縣始終堅持把辦好百姓身邊的每一所學校作為工作重點,聚焦薄弱補短板。全面實施“暖冬計劃”,為海拔800米以上52所高寒邊遠學校安裝取暖設備,為4.7萬名寄讀生每人購置一床棕墊,讓他們學得溫暖、住得溫暖。從2012年起,在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yǎng)改善計劃的基礎上,免費為海拔1000米以上3000余名學生每天再增加1盒牛奶,確保每名學生營養(yǎng)充足、健康成長。
(記者 王彬彬)
?